登錄網站

用戶名

密碼

東方奇想 –Song Ya

  • 東方奇想 –Song Ya

    東方奇想 –Song Ya

    回頭看看以往的專欄文章,發現Song Ya經常都是以介紹歐美的創作者居多,近期的專欄呢Song Ya想將地圖的範圍拉近一些,以臨近台灣地區亞洲的創作者為主,透過記憶的共通性,以及土地的連結,也許會有更多對於本土創作的不同想法、思維與感動也說 一定,首先要來介紹的是來自香港的創作者Victo Ngai (維克多‧倪)。
     

    這位從名字上感覺性別是個男生的插畫家其實是個貨真價實的女孩,而且面容長得相當清秀美麗,Victo來自她的小名,原來叫作Victoria。

    Victo Ngai畢業于羅德島設計學院,目前移居美國紐約工作,她的作品乍看之下倒是頗具有融合馬科斯‧金(Marcos Chin)和清水裕子的味道(Yuko Shimizu),然而在線條的處理、色彩運用與題材的選擇與結合卻又如此不同,極具插畫家的個人風格以及生活經驗。Victo Ngai的作品幾乎都有著強烈的透視感,特別是明顯的仰視和俯視視角,畫面結構上很西方,並帶有著海報般視覺傳達的意味,而其中卻又藏著一股無法被忽視的 中國風,常常能夠在帶著虛幻氛圍的畫面中,嗅出一縷大概只有在華人社會裡生活過才懂得記憶中微妙的東方香氣。

     

    Victo Ngai曾替《The New York Times》、McDonald's、adidas…等品牌繪製過插畫設計,並且受到Communication Arts, American Illustration,Spectrum, 3x3, CMYK Mag, Applied Arts Mag, Society of Illustrators NY, Society of Illustrators LA …等國際插畫年刊雜誌和比賽的肯定,同時在紐約也是一名炙手可熱的插畫家。

    不論是在哪一種的創作形式上,插畫、攝影、舞蹈、戲劇、文學……等等,異質的結合一直都是不敗的題材,尤其越是充滿強烈對立的 兩極,越是矛盾的各自表述,其中所激盪出的火花就越大,相對延伸出的議題探討也就越廣,當創作者能夠掌握其中的衝突點而加以深入描繪的同時,那麼故事也就 能夠更加精彩燦爛。

     

    所以一個能夠躍上國際舞台的創作通常是這樣的,當你的格局能夠拉高,站在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 並且能夠發現與反映出當代的衝突,那麼這樣的作品,就已經具有相當的內涵與可看性,觀點切入的銳利與否,這種敏銳度是需要經常性的經驗累積與培養的,而這 些又與創作者自身對於平常看待事物的思考辯證有關,點出矛盾的存在,進而透過作品傳遞創作者的思維經過不斷的相互撞擊與統整的過程與結果,但……這並不代 表著事件的答案。

     

    在Song Ya的觀念裡,真正答案的找尋應該要存在於作品與觀者之間,創作者只是點出問題,而不是給予解決辦法,當參與者與作品之間產生對話、參與者與參與者之間透 過作品產生彼此不同想法,並且能夠再次透過相互的辯證創造出更多的可能與延伸性,如此,這件作品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整。

    台灣這塊土地本身就是個充滿眾多矛盾因子的島嶼,相對的可以說也包含了豐富的題材,那麼我們更不該為視野的疆界所限制,在不斷 比大聲以及一窩蜂的浪潮裡抓出實際上一直存在卻不斷被忽視的矛盾點,針對應該重視得根本問題進行探討與解決,那麼,才有不至於一直陷在惡性循環的洗腦式窠 臼中無法自拔。